首页

国产女女踩踏

时间:2025-05-29 08:45:37 作者:(寻味中华丨非遗)广府曲艺迎端午,一敲一击唱龙舟 浏览量:55521

  中新社佛山5月28日电 题:广府曲艺迎端午,一敲一击唱龙舟

  中新社记者 程景伟

  夜幕降临,广东佛山顺德杏坛商业街转角处,龙舟说唱代表性传承人梁章来开启Freestyle(即兴说唱),只听他用粤语唱出“人人都话凤城美食夸哪哪,想知道点解,就听我说根芽......”,声腔短促,跌宕起伏,诙谐有趣,迅速吸引不少人围观。

  在梁章来的背后,竖着一面龙舟说唱“帅旗”和两面三角旗,其右侧摆放着用木棍支撑的木雕龙舟——龙舟说唱的标志。他胸前挂着小锣和小鼓,在一敲一击中,演绎了《凤城美食·夸哪哪》《落叶归根》《巨变》等曲目。

5月4日晚,龙舟说唱代表性传承人梁章来开展演出。中新社记者 程景伟 摄

  今年近70岁的梁章来,已开展龙舟说唱40多年。“在我小时候,逢年过节‘龙舟公’会走街串巷唱龙舟,我每次都听得很入迷,觉得说唱中的历史故事很有趣。”到了20多岁,他和师傅学习龙舟说唱技艺,凭着一股热情坚持演出至今。

  龙舟说唱,又称为“龙舟歌”或“唱龙舟”,是广东地区著名的曲艺品种之一,始于清乾隆年间,由民间变木鱼歌腔调而创,始于顺德,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其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已故岭南民俗学者叶春生曾在著作《广府民俗》中,提到两种龙舟说唱起源说法,其中一说是清乾隆年间,由一个顺德县的破落大户子弟首创。这一说法被普遍接受。而木雕龙舟则是龙舟说唱独特的表演“行头”。多名传承人称,并非仅在端午节或扒龙舟时才进行龙舟说唱演出,日常一天也可唱龙舟。

  与现代说唱相比,龙舟说唱更具仪式感,其表演形式为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锣或小鼓,作间歇伴奏吟唱。曲目有些以木鱼书改唱,有些是艺人自编自唱,内容广泛。腔调简朴流畅,富有乡土气息,宜于叙事抒情。

木雕龙舟是龙舟说唱的标志。中新社记者 程景伟 摄

  顺德是如今为数不多仍能听到龙舟说唱的地方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顺德茶楼酒肆、社庙、当地人办喜庆事,都会找“龙舟公”助兴。“以前龙舟说唱可以作为谋生的职业,养活一家老小不成问题。现在大家主要当作兴趣爱好。”梁章来说。

  随着时代变迁,龙舟说唱的故事内容逐渐丰富。除了传唱薛仁贵、穆桂英等经典人物故事,传承人们也创作不少作品,比如梁章来的《巨变》讴歌中国社会发展成就;郑崇理的《凤城美食·夸哪哪》,讲述顺德获得“世界美食之都”称号的故事。

  龙舟说唱也真的开始与流行乐跨界合作。比如摇滚乐手张楚在顺德开展田野调查中创作了两首民谣《龙舟调》《秋分》。东莞歌手陈柱权也在其作品中将龙舟说唱与现代说唱结合起来,让人耳目一新。

顺德一公园内的龙舟说唱演出。(资料图,顺德官方供图)

  昔日的顺德“流行曲”,如今正面临传承发展问题。梁章来说,在顺德区杏坛镇龙舟说唱协会,他是倒数第二年轻的传承人,“会唱的人都是老人”。

  据了解,近年来顺德推动龙舟说唱进校园,梁章来也乐于参与指导。顺德杏坛相关部门则开办“民俗民间艺术培训基地”,招募一批学员进行龙舟说唱培训,并编印《龙舟说唱词集》。

  顺德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麦凯奇说:“我们尝试推动龙舟说唱传承人走进人流量巨大的商城、商圈,让本地人和外来人员都听听看看。”

  随着端午节来临,珠三角地区开启龙舟季。5月29日,近百艘龙舟将在佛山顺德勒流龙眼村进行“龙眼点睛”仪式,届时河中进行龙舟竞渡、岸上开展龙舟说唱的盛况将再度上演。(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印度外长称支持菲律宾捍卫主权,外交部回应

珠海9月27日电 (记者 邓媛雯)广东省对台交流基地揭牌仪式暨2024“美丽中华珠海之旅”珠台旅游交流精品路线发布活动,27日在珠海太空中心新馆举行。珠海市发布了面向台湾同胞的4条主题特色旅游线路,向台湾同胞展现珠海文旅品牌优势叠加、粤港澳资源深度融合的独特魅力。

“智汇三江源”青海引多领域人才助力新青海建设

“露天电影院”系列活动自2016年起在柬埔寨举办以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柬友谊台和柬文化艺术部电影局共同组建的中柬电影放映团队已走遍全柬25个省市,为超过10万名当地百姓放映近年来出品的优秀中柬电影作品,成为中柬人文交流的重要品牌。

国内矿藏价值万亿,马来西亚向中国寻求稀土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由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4年5月1日起实施。本次警邮双方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20周年,特别发布了纪念邮品,并通过邮票这一经典文化载体,传播“自律、包容、礼让、文明”的交通安全文化,推动社会各界、民众更加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关心支持法治文明交通建设的良好氛围。(完)

天安门广场国庆大花篮正在吊装,现场直击

“去年10月,我到中国西北地区的宁夏大学,在学校‘未来教室’听了一节‘农业微生物学’课,师生们在智慧教室系统里高频互动,学生的知识难点、实验疑点和在动手当中发现的新问题,很快被精准解答,课堂获得感大大增强。”怀进鹏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嘉宾介绍了中国西部高校的数字教育情况。

2024《当代》文学颁奖盛典在郑州举办 王蒙获“2023年度致敬作家”

在人机共创这个领域做了很多工作的陈楸帆也提到,文字理解并不是一项容易迁移的技能。“也就是说,对于如何理解一首诗的问题,我们很难教别人像我自己一样欣赏诗歌。这实际上是人类特有的能力,这一点可以从微软小冰为什么写诗这个例子中看出来。但是小冰创作的诗往往有一种大众化、通俗易懂的,类似于曾经风靡一时的畅销诗人风格,这并非当代诗歌界普遍认可的风格。”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